自带洗礼功能:在厦门淋过蝉尿 才懂天降甘霖(组图)

在厦门,晴天打伞不一定为了遮阳,也有可能是为了防尿。

雷霆雨露,莫非天恩,厦门的蝉肯定很懂这个道理。

厦门是一座自带洗礼功能的城市,体贴,周到,总能带领每个远道而来的人快速掌握本地语境。

温柔海风夹杂咸味吹入心房,吹走烦恼也吹开迷茫,勤劳的蝉尿在你头上,慷慨解囊满是清凉。

抬头看,面前不是什么忧郁老树在哭泣,是天庭的水管漏了。

每个在夏天来到厦门的人,都有机会拥抱最完整的大自然,生命体验会在各个角度得到升华,人能从钢筋水泥中解脱出来,彻底融入天地循环。

湿润空气提醒你已身处南国,高浓度草木和蝉鸣将你快速拉进这座海上花园,还能帮你完成在街头聚众洗澡的人生成就。

那是实际意义上的活体自动洒水系统。

西藏熊要饭,大连鹿逛街,南京野猪冲进奶茶店,而厦门的蝉似乎喜欢奉献。

第一次身处其中,很容易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包容,来了就是客,是客躲不过,不论身份与年龄,一视同仁,量大管饱。

此时人难免开悟,不光菩萨怜悯众生,一旦回归了本性,万物皆能普降甘霖。

你可以把这当作一场欢迎仪式,整体透露出超越物种的爱意。

也许是怀揣着难以抗拒的似水柔情,厦门的蝉普遍拥有成为花洒的志向,誓要以行动反哺大地,亲自滋润一切生灵。

泼水节应该在厦门举办。

“上个月去厦门旅游,全家沉醉于海边风光,起床困难症都被治好。”

“那天跟家人在树下漫步,准备前往下一目的地,边吃包子边走,包子越吃越甜,心想这真是片福地,还能增强味觉系统。”

“直到看见周围打伞的路人,我们才陷入思考,好像知道甘露寺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了。”

不要相信夏天里任何一棵树下的雨滴,这是厦门首要生存法则之一。

常有人表示因此找到了自身本有的诗意,逐渐理解为什么情感波动可以激发创造力。

人在树下走,尿从天上来,不敢高声语,恐饮天上尿,这里的林荫清澈而静谧,出门连哈欠都不敢打。

有经验的朋友说,惊喜都是不经意间出现的,值得用心品味,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,晴天在马路边的树荫,可以并称为日常生活中两大梦幻时刻。

而在厦门能同时收获这两种顶级体验,树外面晴天,树下面中到大雨,要是幸运的话,一棵树就能送你一道彩虹。

“不管三年蝉还是七年蝉,尿量和体型都不成比例,它们每天喝掉体重300倍左右的树汁,气温越高喝的越多,身体构造又存不住水,导致尿频尿急,经常上下同时开闸,一尿一整天。”

“有的品种在受到惊吓时会马上排空尿液,降低体重方便逃跑,如果快速从它身下穿过,就可能触发这个机制,那一刻你将见到地球第一尿速,一秒三米。”

“就跟一直喝啤酒一直尿的道理差不多,而蝉更持久,我现在到树下钓鱼都不用买水,还很凉快。”

根据民间野生美食极客透露,有人能从中尝到甜头,正是因为里面含有微量糖类和氨基酸,有点像电解制水。

也就是说一只蝉在地下蛰伏多年,历尽艰难险阻孤独寂寞终见天日,感慨光阴流逝如白驹过隙,当场尿出一瓶运动饮料。

其实这种液体有名字,就叫“蜜露”,蚂蚁蜜蜂都爱喝

“虽然不会造成物理伤害,但主打灵魂攻击,它们尿起来跟比赛一样,细心观察,能品出星球大战的味道。”

“我知道蝉尿的成分95%左右是水,我自己的也是。”

当然,理论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点,毕竟蝉的可以算作另一种维度的陈酿。

三年柔,七年润,传说九年蝉的已不是凡物,容纳极高信息密度,能让人嗅到泥土芬芳,目睹远古巨木重新开始代谢,也看到了金蝉子走下灵山再入轮回。

甚至很多时候它们已然成为一种符号,有了很强的标识性。

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厦大学子,大概没人能比他们的体会更加沉浸,对他们来说,台风暴雨也不过是蝉尿plus版。

这里曾出过一位旷世奇才,以学术精神攻克生物难关,给出相当详细的解决方案,堪称《蝉尿治理圣经》。

很难说本地人由此产生了何种复杂情愫,但可以确定的是,那种氛围感早已被赋予乡愁色彩,有时候夏天没淋到,反而还会生出些许惆怅。

从部分互联网上的痕迹可以看出,当一个厦门人远离家乡,或许才真正懂了蝉尿。

“为什么上海的蝉都不撒尿?没有被蝉尿淋到的夏天有点不是完全版夏天。”

好在误会总能很快被消除,上海蝉也没丢了面子,并且在爱岗敬业方面准备与厦门蝉看齐。

“今年好像蝉很多,我在十几层办公,开窗后蝉的声音能压过我们说话的声音。”

“前一阵去华山总院,在门口树下测了一下噪音,能达到85分贝,感觉端半杯冰美式上街,回家就能变满杯。”

“那时我终于明白,雨要是一直下,气氛确实不算融洽。”

没关系,东方明珠会出手

一般来说,问题都是伴随着答案同时出现,只要遵循传统智慧指引,五步之内必有解药。

高手出招讲究一招制敌,即便还没到九月九日,一些蝉尿受害者已经提前开始忆山东兄弟,这次是真的全网呼叫山东人了。

“建议成立上海粘杆处,给事业编制,只招山东人,我将率先应聘处长。”

作为蝉的天敌,山东朋友对此有自己的法则,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东西还能停留到树上。

那不只是蝉那么简单,主要是馋。

有殿堂级山东吃蝉专家讲到,听到这样的消息,一种不在现场的无力感油然而生,人生中头一回这么想去上海。

“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,我在山东找了一晚上才逮住三个。”

“我们那都一块五一个了。”

足够大的热度激起了山东大军高度关注,有人建议马上开通沪鲁专列,有人则从根本出发,直接提供了菜谱。

甚至另有高人得到艺术启迪,专门为这件事创作山东快书,可以说是规格相当高。

一旦视野被拓展,就将打开更多思维方向,为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坦途。尽管蝉出土的活跃期只有一个月左右,但狂热老饕已经收集到足够信息,开始计划下一年的征程。

“我爸现在每天在网上盯着哪个地方蝉多,准备明年出发三亚,度假兼顾丰收,他上班也没这么认真。”

三亚蝉也挺威猛的

要知道不少地方夏天都会遭遇这种盛况,比如温州永嘉就曾有一棵枯树突然开始下雨,越是拍手,雨就越大,有求必应,引得众人福至心灵,原地创立了真正的蝉宗。

一位定居厦门的朋友告诉我,环境优秀,绿化覆盖率高,树下自然灵气充盈,关于宜居程度的判断,蝉比人更聪明。

好比他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旅行,可转来转去,还是觉得厦门蝉最为深情。

那种关怀无微不至,就算你不出门,蝉一样能把温暖送到家。

他曾在大学的蝉鸣中经受甘霖洗礼,又在甘霖下私定了终身,从此再也离不开闽南这方天地。

如今回想,来到厦门之前,似乎早有当地朋友提醒过自己即将面临的情景。

那估计是遇到知音,才值得给出的真心实意。

“甘霖凉啦。”

推荐阅读